KD 指標是一種技術分析工具,常用於判斷股票的買賣時機,它由隨機指標(Stochastic Oscillator)的 %K 線和 %D 線組成,主要衡量股票在特定期間內的相對位置,並藉此判斷市場的超買和超賣狀態。
KD 指標的意義
KD 指標由喬治·連恩(George Lane)在1950年代發展出來,其目的是透過比較特定交易期間的收盤價與價格範圍的高低,來判斷價格趨勢的變化;KD 指標的取值範圍為 0 到 100,一般來說,數值越高表示市場可能處於超買狀態,數值越低則表示市場可能處於超賣狀態。
KD 指標的計算
隨機指標(Stochastic Oscillator)的計算步驟:
計算 %K 線:
%K 線的計算公式如下:
計算 %D 線:
%D 線是 %K 線的三日簡單移動平均線(Simple Moving Average, SMA)。
如何應用 KD 指標判斷股價波動
判斷超買與超賣:
超買區域(%K 和 %D 線 > 80): 當 %K 線和 %D 線都高於 80 時,表示市場處於超買狀態,價格可能已經被推高,隨時有可能出現回調,這時投資者可以考慮賣出或持幣觀望。
超賣區域(%K 和 %D 線 < 20): 當 %K 線和 %D 線都低於 20 時,表示市場處於超賣狀態,價格可能被過度壓低,隨時有可能出現反彈,這時投資者可以考慮買入或增加持倉。
KD 線的交叉:
黃金交叉(%K 線上穿 %D 線): 當 %K 線從下方上穿 %D 線時,表示股價可能即將上漲,這是一個買入訊號。
死亡交叉(%K 線下穿 %D 線): 當 %K 線從上方下穿 %D 線時,表示股價可能即將下跌,這是一個賣出訊號。
KD 背離(Divergence):
看漲背離(Bullish Divergence): 當股價創新低而 KD 指標未創新低時,表示下跌動能減弱,可能出現反彈,是一個買入訊號。
看跌背離(Bearish Divergence): 當股價創新高而 KD 指標未創新高時,表示上漲動能減弱,可能出現回調,是一個賣出訊號。
KD 指標的應用範例
假設某股票的 %K 線和 %D 線都高於 80 且出現死亡交叉,這表示該股票處於超買狀態且可能即將回調,投資者可能考慮賣出持倉。
相反,若某股票的 %K 線和 %D 線都低於 20 且出現黃金交叉,這表示該股票處於超賣狀態且可能即將反彈,投資者可能考慮進場買入。
注意事項
假訊號(False Signals): KD 指標在強烈的趨勢市場中(例如,強勁的上升或下降趨勢)可能會出現假訊號,因此投資者不應僅依賴 KD 指標來做交易決策。
結合其他指標: 建議將 KD 指標與其他技術指標(如RSI、MACD、移動平均線等)結合使用,以增加分析的準確性。
參數調整: KD 指標的 N 日期間和 %D 線的平滑天數可以根據不同的市場狀況和投資風格進行調整;一般來說,短線交易者可以選擇較短的期間(例如9天),而長線交易者可能選擇較長的期間(例如14天)。
透過了解 KD 指標的計算原理和應用方式,投資者可以更準確地識別市場的買賣機會,並制定更明智的投資決策。